新闻中心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解读②

      2024年4月26日,国务院第31次常务会议通过《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为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条例》共7章52条,从法规层面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处分事宜统一规范。
      第二期:《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第二章 处分的种类和适用

《条例》第7条明确了处分的种类包括警告、记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条例》第8条规定了处分的期间,分别为:

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处分期自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
《条例》第9条规定了并罚原则,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同时有两个以上需要给予处分的违法行为的,应当分别确定其处分。应当给予的处分种类不同的,执行其中最重的处分;应当给予撤职以下多个相同种类处分的,可以在一个处分期以上、多个处分期之和以下确定处分期,但是最长不得超过48个月。
《条例》第10条明确了单位违法和集体决定违法的法律后果,即“国有企业实施违法行为或者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集体作出的决定违法,应当追究法律责任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中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给予处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2人以上共同违法,需要给予处分的,按照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分别给予相应的处分。”
《条例》第11条规定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处分的情形,具体如下:
1.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处分的违法行为;
2.配合调查,如实说明本人违法事实;
3.检举他人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
4.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挽回损失或者消除不良影响;
5.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
6.主动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
7.属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轻或者减轻情节。
从轻给予处分,是指在本条例规定的违法行为应当受到的处分幅度以内,给予较轻的处分。
减轻给予处分,是指在本条例规定的违法行为应当受到的处分幅度以外,减轻一档给予处分。
《条例》第12条规定了不予处分的情形,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且具有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其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免予或者不予处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因不明真相被裹挟或者被胁迫参与违法活动,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减轻、免予或者不予处分。
《条例》第13条规定了从重给予处分的情形,具体如下:
1.在处分期内再次故意违法,应当受到处分;
2.阻止他人检举、提供证据;
3.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
4.包庇同案人员;
5.胁迫、唆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
6.拒不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从重给予处分,是指在本条例规定的违法行为应当受到的处分幅度以内,给予较重的处分。
《条例》第14条、第15条、第16条规定了处分期的后果,具体如下:
01: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在处分期内,不得晋升职务、岗位等级和职称;其中,被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不得晋升薪酬待遇等级。被撤职的,降低职务或者岗位等级,同时降低薪酬待遇。被开除的,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02: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除依法应当由有关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外,应当退还原所有人或者原持有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因违法行为获得的职务、职级、级别、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待遇、资格、学历、学位、荣誉、奖励等其他利益,任免机关、单位应当予以纠正或者建议有关机关、单位、组织按规定予以纠正。
03:已经退休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退休前或者退休后有违法行为应当受到处分的,不再作出处分决定,但是可以对其立案调查;依法应当给予降级、撤职、开除处分的,应当按照规定相应调整其享受的待遇,对其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依照本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处理。

                                                                                                                                                                                         来源:微信公众号国资廉语

版权所有: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话:0311-89919939   传真:0311-89919933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槐安西路395号   邮箱:master@hebabr.com
冀ICP备18010036号-1
Copyright © 2007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